6月25日 新華社通稿 新華網天津6月25日電(記者王井懷)24日,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城市能源大數據高峰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論壇發布了城市能源大數據發展白皮書。 《天津城市能源大數據發展白皮書2020》首次明確以規模性、廣泛性、多樣性、及時性、價值性、準確性“六大特征”為核心的能源大數據內涵描述,創造性提出以“搭平臺、匯數據、創試點、拓應用”為主體的能源大數據實施路線。 白皮書顯示,作為天津市與國家電網公司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天津市能源大數據中心深化能源數據的融合共享,推出服務政府決策、企業用能、居民生活、疫情防控等4大類30項數據產品,在洞悉經濟活力、助力產業升級、支撐社會節能減排、服務百姓節約用能等方面成效明顯,為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提供了堅強保障。 同時,形成政府、電網、企業多方共建模式以及數據交互共享、數字產品聯合開發等機制,初步構建起基于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以能源數字化為基礎,天津智慧能源小鎮建設、綜合能源服務方興未艾,零能耗智慧建筑、主動搶修、智慧能源公建等一批創新成果投入應用,為城市能源大數據發展提供了借鑒。(完) 6月25日 新華社通稿 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國家電網公司堅決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決策部署,6月15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京舉辦“數字新基建”重點建設任務發布會暨云簽約儀式,發布“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與41家合作伙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大國重器”和“頂梁柱”作用。國家電網公司聚焦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領域,以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為重點,投資約247億元實施“數字新基建”十大重點建設任務,內容包括電網數字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能源工業云網、智慧能源綜合服務、能源互聯網5G應用、電力人工智能應用、能源區塊鏈應用、電力北斗應用等,預計可拉動社會投資約1000億元,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有力拉動經濟增長,提振社會發展信心,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 6月24日 新華社通稿 世界智能大會城市能源大數據高峰論壇上發布了《天津城市能源大數據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天津6月24日電(記者毛振華、王井懷)24日在天津舉行的世界智能大會上,通過被稱為能源“數據工廠”的天津能源大數據平臺,人們可以零距離感知城市能源大數據的獨特魅力。 與會專家們認為,大數據是智能科技時代的關鍵支撐力量,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來源于城市能源應用領域的大數據可以真實反映城市內在發展狀況,善加利用不但可以為城市“把脈問診”,更能催生出新產業、新機遇,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電力大數據在城市能源大數據中具有代表性。隨著智能電網的普及,電力大數據的獲取渠道不但更便捷,整合運用也更具可操作性。 “隨著智能電網的實施和智能傳感設備的大量安裝使用,電力公司即將獲取史無前例的超大規模數據?!闭搲钨e、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教授余貽鑫說,從電力用戶、電力市場、服務提供商,到運行、發電、輸電和配電,所收集到的數據都可以同其他領域共享融合。有效整合這些數據將改變電力公司運行模式,為城市管理帶來重大效益。 成立至今一年多來,天津能源大數據平臺這座“數據工廠”正在打破數據壁壘、完善共享方式,為天津市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提供“數字”支撐。 “能源大數據在‘數據工廠’中實現匹配、清理、整合、打通和資產化封裝,最終為政府、企業、居民提供數字化服務。這將為天津推動能源革命先鋒城市建設注入數字動能?!眹W天津電力互聯網部監測分析處處長鄭劍說。 能源技術有望與IT技術通過能源大數據進行深度融合,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打通數據連通瓶頸,實現城市的數字化變革。 華為電力行業解決方案首席架構師劉藝紅表示,大數據是實現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務智能化、數字化變革的基礎設施。傳統城市在建設中一直按行業推動信息化建設,形成了很多數據孤島。未來的智慧城市將形成統一的系統,實現對所有社會狀態和業務的全面感知。 在中國,國家電網探索建立全國性的能源大數據中心,實現電能的調控和電能信息的采集。未來,這種模式也將擴展到水、氣、熱等其他能源領域,實現多種能源的交易、互聯,更好地支撐城市能源發展。 埃森哲戰略與咨詢業務經理呂妍期待,未來的電網是一個開放的、物物互聯的智能電網,數據能夠真實反映出整個能源系統中每個主體實時的用能需求并輔助運營決策。電力企業作為未來能源生態的引導者,將衍生出更多的增值服務,在為自身的發展贏得更多商機的同時,更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 6月24日 新華社通稿 “智能新時代:創新、賦能、生態”,以此為主題,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6月23日、24日在天津舉行。創意無限的“云論壇”“云展覽”“云賽事”“云體驗”,不僅呼應了“智能時代”的主題,也凸顯著“科技賦能”的魅力。 當今世界,智能科技風起云涌,智能產業方興未艾,智能應用日趨廣泛。中國經濟謀求高質量發展,智能科技扮演什么角色?新華社記者近距離觀察智能科技、智能產業、智能經濟的新亮點、新信號、新趨勢,深度觸摸中國經濟“新引擎”的澎湃動力。 智能“黑科技” 雙戰“顯神通” 一座城的“復蘇”,如何一目了然?中新天津生態城在世界智能大會上給出答案。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智慧城市運營中心大屏幕上,大數據實時跳動。近億條信息的匯總分析,見證生態城活力值從1月的1.48上升到4.6。 疫情,加快了智能科技融入現實的腳步?!爸悄芸萍荚趹獙σ咔?、恢復生產生活中凸顯了重要作用?!敝袊こ淘狐h組書記、院長李曉紅說。 在天津梅地亞大劇院,相關人員進入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會場時戴著口罩也可以實現身份識別并測溫(6月23日攝)。 ——提升了“戰力指數”。智能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各種“黑科技”大顯神通。虹膜識別技術2秒內可隔著口罩識別身份并測溫;大數據平臺建立基于人口流動的疫情防控、風險預報體系;人工智能輔診系統在患者CT檢查后最快1分鐘內就可提供輔助診斷參考??拼笥嶏w帶著人工智能電話機器人亮相大會,它曾用6小時完成100萬居民的篩查隨訪,并自動生成統計列表。 ——提升了“生活指數”。AI測溫、智能識別、智慧翻譯、健康碼等廣泛應用;云購物、云看病、云課堂、云逛展成為生活日常;“宅消費”“宅辦公”“宅經濟”打破社交限制;無人超市、無人咖啡廳、無人酒店、無人圖書館等“無接觸經濟”迎風起飛。 工作人員在天津市和平區大悅城利用手機直播進行線上銷售(5月2日攝)。 ——提升了“生產指數”。一些傳統行業受到較大沖擊,但數字經濟全面提速,展示出經濟發展新動能。以“無人經濟”為例,企查查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無人零售相關企業新注冊1986家,同比增長29.7%;工業機器人相關企業新注冊7167家,同比增長53.1%。 “科技是疫情防控斗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支撐,也是化危為機的戰略力量?!敝袊茖W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說,智能正積蓄產業變革新動能。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應用讓中國經濟、中國社會在疫情面前變得更有韌性?!彬v訊集團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在世界智能大會上說。 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互聯網醫院,醫生用手機視頻進行線上問診(3月3日攝)。 科技“強賦能” 產業“育新機” “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蓖高^世界智能大會的屏幕,遠隔大洋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終身教授、《生命3.0》的作者邁克斯·泰格馬克語氣堅定。 大會舉辦地天津,向嘉賓亮出擁抱智能時代的“成績單”:全球領先的超級計算機、全球首款腦機接口專用芯片“腦語者”等智能科技成果不斷涌現,每5家規上企業中就有1家是智能制造類企業,2019年智能科技產業比重達到16.6%…… 在天津大劇院,智能機器人指揮樂團演奏曲目(2019年6月16日攝)。 天津并非個例,它是當下中國大力推進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縮影。 如今,廠房中,機器人完美掌控著生產流程;碼頭上,無人駕駛車輛熟練地載運貨物;農田里,無人智能插秧機精準將秧苗插入田間…… 在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北區智能碼頭自動化堆場,裝載著集裝箱的無人駕駛電動集裝箱卡車向碼頭駛去(2019年9月26日攝)。 科技加速“破圈”,智能為產業賦能,“新引擎”正牽引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政府搭臺。2019年,中國地方政府共出臺276項人工智能發展相關政策。中國高校已形成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 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天河三號”原型機機房,工作人員在一起交流(2019年1月21日攝)。 企業發力。截至2019年底,中國范圍內共監測到797家人工智能企業,約占世界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的14.80%。 “大力發展以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為驅動的智慧經濟,將推動中國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在‘后疫情時代’增強中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甭撓爰瘓F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智能大會上說。 過去一年,以華為為代表的“硬科技”平臺崛起,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發展的亮點。華為海思、寒武紀科技、中芯國際和紫光展銳等智能芯片公司,正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重要代表。 “冰火麒麟”雙劍合璧之后的麒麟軟件有限公司,在醞釀宏大計劃?!拔覀儗⒘⒆阌谌斯ぶ悄?、移動計算、云端互聯等,塑造一支規模逾萬人的自主操作系統團隊,帶動萬億產業?!摈梓胲浖邢薰靖笨偛美钫饘幷f。 新一輪智能科技創新浪潮正在掀起,“新基建”成為熱詞。 數據顯示,5G、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五大新型基礎設施領域投資去年超過6000億元。預計未來五年,五大領域總投資將達10萬億元。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X未來餐廳”,自動駕駛機器人給顧客上菜(2018年11月10日攝)。 “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產業將成為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量?!敝袊乱淮斯ぶ悄馨l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剛說。 創新“廣滲透” 智慧“享未來” 天津北塘古鎮旁,上演著古老與現代的對話。 綠樹掩映下的白色國網“零能耗小屋”格外顯眼。小屋前光伏地磚白天發電晚上發光,內外溫濕度自動調節,“家庭能源路由器”智能完成洗衣燒水等預定家務……看似穿越時空的幻境,如今成為現實。 在天津海爾洗衣機互聯工廠,工作人員利用5G技術進行檢驗工作(6月22日攝)。 智能科技,改變生活。從5G、大數據,到機器人、智能算法,從智慧城市、智慧家居到智慧治療、智慧交通,各種智能科技應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飛入尋常百姓家”,看得見、摸得著。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大數據成為技術紅利釋放的第一高地?!贝髸钨e、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展望未來時指出,海量的金融大數據應用將在交易欺詐識別、信貸風險評估、供應鏈金融、騙保識別等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多領域的具體業務中產生關鍵價值。 在云賬戶的“云”展臺前,“助力精準脫貧數據總覽大屏”“疫情期間各行業經營狀況數據大屏”的數據曲線,展示著企業在助力脫貧攻堅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作為。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京東無人超市,顧客用手機掃碼綁定其相關賬號(2018年6月29日攝)。 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暉說,借助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云賬戶搭建共享經濟平臺,努力幫助個體經營者自由“接單”獲得收入,讓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共享經濟追求美好生活。 科大訊飛輸入法準確率達到98%;阿里巴巴開發出聲紋購物功能;??低暯鉀Q了弱小目標在行人檢測中的問題……包括語音識別和計算機視覺在內的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應用中取得了長足進步。 “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失去上百萬條生命,有許多事故是自動駕駛技術可以避免的?!痹谶~克斯·泰格馬克看來,技術進步只有服務于人類美好生活,才更有價值。這正是智能科技的“來時路”。 在天津市河西區,一名觀眾用電腦登錄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云展覽查看酷狗展臺(6月23日攝)。 “疫情過后中國在全球的比較優勢會進一步凸顯?!笨拼笥嶏w董事長劉慶峰認為。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發展與創想一道加速,以“智變”引“質變”,以“智能”匯“質能”,“新引擎”正在跑出“加速度”。 人民日報客戶端等中央地方新媒體宣傳公司參展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發布城市能源大數據發展白皮書,以智慧能源助力智慧城市建設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