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初春的深夜,位于濱海新區南港工業區中石化LNG接收站內依然忙碌。這是濱海新區主動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典型重大項目,對于完善天津乃至環渤海地區的供氣格局,優化環渤海地區能源結構,提高京津地區天然氣供應的安全平穩至關重要。 項目建設之初,國網天津濱海公司第一時間開展現場勘察,根據周邊的負荷特點和線路分布情況制定了供電方案,最大化降低用戶電力建設投資。同時,深化主要領導領銜與客戶經理雙重負責制,實時跟蹤項目進展,主動承擔企業電源線建設施工的協調和溝通工作。 去年入冬以來,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一期工程已連續安全保供100多天,接卸液化天然氣超230萬噸,氣化外輸超31億立方米。 “項目落地后,電力公司為我們開通綠色通道,根據項目需求,從業務咨詢、技術指導、質量把關、工期安排等方面,以最簡流程、最優方案、最快速度提供全方位跟蹤服務,讓項目設計快、審核快、施工快、驗收快、接電快,保障了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受益?!敝袊旖騆NG維檢修中心黨支部書記王炯杰說。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主要承載地的濱海新區,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一“牛鼻子”。截止2021年底,濱海新區已累計承接北京重點項目3919個。伴隨一個個重大項目落戶、一項項重大工程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在這里不斷向縱深推進。 “濱海新區是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戰場。我們秉承‘主動對接、超前服務’原則,全力為項目提供‘專家+管家式’一對一服務。超前對接、提前謀劃,寧可電等人,也不讓人等電?!眹W天津濱海公司營銷部市場室副主任汪宗達說。 去年伊始,國網天津電力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下“先手棋”,打“主動仗”,發布實施一系列創新服務舉措,讓企業感受電力“溫度和速度”。 構建“環節精簡、標準統一、異地通用”的一體化供電服務新體系,保障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武清京津產業新城等承接載體配套電力供應,同時深化“三零”“三省”辦電服務,持續壓減辦電環節和辦電時間,優化延伸電網投資策略,實行“先接入、后改造”,滿足企業用電需求,節約企業配套建設成本。 實行電力配套工程建設“契約制”,倒排節點計劃,細化過程管控,保障項目建設“拿地就開工”、項目投產“需要就送電”。以工業園區為重點,提供“一站式”用能解決方案,在供電服務基礎上,積極向企業提供用能診斷、能效提升、多能供應等綜合能源服務,助力企業降低用能成本。 同時,深入開展“雙進雙服”(走進千家企業、走進千個現場,服務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服務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活動,主動對接招商引資進展,強化協調責任包干落實,圍繞裝備制造、現代冶金、新能源等先進制造研發基地重點項目,各級領導包干落實,協調解決用電難點問題,實現“無憂用電”。 2月17日,國網天津電力整合公司優質服務資源,持續迭代升級服務成效,面向全社會公開發布“助產業、惠民生、促雙碳”電力服務三十條舉措,力爭實現從承諾服務到主動服務,再到引領創新服務的突破。